2016春期第八周阅读推荐
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4日 文章来源:
 

本期是王小波纪念专题。

1997411日,王小波因突发心脏病去世,那时他还是一个知名度不高的作家。就在他逝世的那年,他的作品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他的作品得以大量出版,各地召开了王小波作品研讨会,人们争相纪念他,称赞他为中国的卡夫卡和乔伊斯,年轻人将他奉为偶像,称自己为“小波门下的走狗”,这在近年来的作家中是绝无仅有的殊荣。其实,王小波的文学才能早就获得了专业人士的肯定。1991年,他的小说《黄金时代》获第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 1995 5月,王小波的小说《未来世界》获第16《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1997年,与张元合著的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在阿根廷国际电影节上获得最佳编剧奖,电影《东宫·西宫》入围戛纳电影节。

王小波用他短暂的生命给世间留下了丰厚的遗产。有人欣赏他杂文的讥诮反讽,有人享受他小说的天马行空,有人赞扬他激情浪漫,有人仰慕他特立独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是对自由的追求。

 王小波是中国富有创造性的作家之一,他是中国近半世纪的苦难和荒谬所结晶出来的天才。他的作品对生活中所有的荒谬和苦难作出最彻底的反讽刺。而他的写作手法则是随心所欲的穿梭古往今来的对话体叙述,并变换多种视角,使文章的架构如交响乐一般丰富多彩。

  

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王小波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I267.1/1093

        


       王小波的杂文是值得反复细读的。这些文章游走于个人与人类、外向与内省、幽默与严肃、情感与理智、常识与哲学、逻辑与悖谬的多重张力之间,形成了他风格独具的小波体。他的反对愚昧无趣的主张已经成为无数青年的生活信条。身为一位现代知识分子,王小波推崇从人类的立场,从科学的立场,从理性的立场讨论社会问题,保持价值中立,在他看来,知识分子最大的罪恶是建造关押自己的思想监狱。王小波的随笔杂文幽默有趣,堪称典范,他告诉读者,“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一个沉默的大多数……人只要争到了论是非的权力,他已经不战而胜了。”

爱你就像爱生命

作者:王小波、李银河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索书号:K825.6/1093

                                                  

《爱你就像爱生命》是王小波和他的妻子李银河的通信集。这本集子装进了两个人真挚纯净的爱情,也装进了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独特的印记。王小波是一个既浪漫又专情的人,他写给妻子李银河的书信一直以网络手抄本的形式在读者中流传,每一篇都像一件艺术品,他的表达除了对李银河个人的感情外,还具有极高的审美意义。

 第一次见面就问你看我怎么样,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孩子气似的问候语你好哇,李银河我会不爱你吗?不爱你?不会。爱你就像爱生命。”……王小波给李银河的浪漫骑士般的爱,像花似的慢慢绽放,绚丽无比。本书收集了王小波与李银河从1977年至199720年间的书信,以及一些珍贵的照片,也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最独立的书信集。

黄金时代

作者:王小波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索书号:I247.57/1093=2 



《黄金时代》是王小波作品系列之时代三部曲中的一部作品,获第13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中国当代文坛最美的收获。,他以喜剧精神和幽默风格述说人类生存状况的荒谬故事,并透过故事描写权力对创造欲望和人性需求的扭曲及压制。作品中对性爱的正面书写,对现实的批判和嘲讽,对人生存状态的反思,对人性自由和本真的彰显,迥异于90年代之前的知青小说。它还原了文革时期荒诞的社会现象。在集体遗忘的氛围里,充斥在市面上的是“青春无悔”等等犬儒文字,敢于或者愿意将此揭露出来的作家并不多,王小波算是其中一个。他的文字以针见血的迅猛气势,让被普通民众甚至有些文人学者刻意神秘化的荒诞现象,在读者面前赤裸裸地重现。

 

上一条:“4·23”读书节“毕业&就业”主题图书展书单 下一条:2016年春期第七周阅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