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是一个相对概念,它指的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以先秦的经典与诸子学说为根基,并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及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等等各类文化学术。国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涓涓流淌,静默无声,却已经融进了中国人的血脉和生命。学国学有三大境界,初一接触,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指的是要勤奋和坚持,耐得住学习的孤寒和寂寞。深入时,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所得时,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指的是通过辛苦学习,获得知识和智慧的快乐,是最欣喜的收获。
论语译注

作者:孔子 译注:杨伯峻 出版社:中华书局 1980年 中图分类号:B222.22 ISBN号: 7-101-00334-6 电子图书来源:读秀学术搜索
“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 《论语》作为中国文化的元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本书兼收了前人注释的优点和成果,在字音字义、语法规律、修辞方法、历史知识、地理沿革、明物制度、风俗习惯等方面作了细致的研究和考证。译文,在不失原意并保持原来风格的基础上,做到通俗易懂,流畅明白。
品三国
作者:易中天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年 ISBN号:7-5321-3043-6 中图分类号:I207.413/6051 电子图书来源:读秀学术搜索
《品三国》基本囊括了易中天在“百家讲坛”讲三国的全部内容,虽然书的底稿是来源于讲稿,书的内容要比电视播出的丰富得多。书中易中天对自己曾经在电视上讲过的内容进行了修补,把原来意犹未尽的话在书里全都补全。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史记录,野史传说,戏剧编排,小说演义;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评点;不同作品有不同的描述;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站在平民立场,通过现代视角,运用三维结构;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生;一家之言品三国。
士与中国文化
作者:余英时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ISBN号:7-208-04289-6 中图分类号:D691.2 电子图书资源:读秀学术搜索
本书的作者余英时是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后又分别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任历史学教授。他学识渊博,对历史有著深厚的造诣,这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士”即知识分子,数千来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是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从文化史和思想史的角度上对历史上各个阶段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和学术思潮进行了统一的梳理和深入的探索。在书中作者引经据典,论据充分,观点鲜明而又独到,足见他的智慧和广博。《士与中国文化》是一本对中国知识分子追本溯源的论文集,书中论述了知识分子的源起,传承和沿革。本书不仅对“士”的历史进行了梳理总结,让我们对古今的文化和知识分子有一个全局的把握,而且从作者的行文中我们也可收获到难以见到的珍贵史料,丰富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