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上曾流行一段短视频,梵高复活后回到21世纪的巴黎,在收藏他诸多画作的美术馆里,聆听着馆长对他的介绍与评价,目睹参观者们的崇敬样子,了解到他画作天文数字般的售价,活着时只售出一幅画作的梵高百感交集。这段视频篇幅不长,但感染力却很强,它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对于极端悲剧的一种补偿心理,此外,这个短视频还融入了一点点励志效应,使得它能够完美地契合现代传播心理。
关于真实的梵高,有很多令人震撼的细节,比如他割掉自己的耳朵,是因为他自己不会画耳朵,他是当着好友高更的面亲自割下耳朵的;梵高把割下的耳朵送给了他的情人,是因为他在爱一个人的同时也期望对方回报以同样热烈的爱;还有,梵高与他的弟弟提奥之间的兄弟关系,并非想象得那么美好,梵高因为怕失去弟弟的资助而竭力阻止提奥去美国发展,弟弟也曾数度想要断掉对哥哥无休止的资助,甩掉这个包袱……
对于人人都关注梵高的死亡,他为什么要自杀?梵高之死,死于贫穷,死于孤寂,死于生存环境对他的挤压。为了不再给弟弟增添负担,也为了不再活在非议之中,他选择了“杀死”自己。那颗射进他腹中的子弹,来自他自己之手也好,来自别人之手也好,都为他带来了解脱。死亡的梵高,在失去呼吸的第一天开始,就走上了被神话的道路。而今天,我们想要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梵高,恰恰要穿过那层层神话迷雾,去结识那个忧郁、暴躁、性情多变的梵高。
表现主义的先驱:梵高作品欣赏 玲珑选编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索书号:J231(563)/1813

本书内容丰富,精选近300幅最具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包含梵高的各种类型的作品,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承上启下的艺术成就,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作品的价值。梵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月夜》、《向日葵》与《麦田乌鸦》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
梵高自述:麦田的反抗与不安 文森特.梵高著
江西教育出版社 索书号:K835.635/4400

本书通过梵高与亲朋的来往信件,当事人的回忆,本书介绍了梵高的生平事迹与创作生涯,内容涉及:“初到伦敦”、“来自上帝的召唤”、“麻烦不断”、“艰难的爱情”、“异乡的窘迫”、“家庭变故”、“南国的天空”、“燃烧生命”、“天才与疯子”等。描述了这位热爱生活,却屡遭挫折的天才所走过的短暂而灿烂的一生。作为一个牧师之家的长子,他短短的37年的人生历程饱含寂寞,却又璀璨无比,身后留下了1500多件油画和素描,以及几十万字给弟弟提奥的书信。他的一生被写成小说和拍成电影,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和普通民众。
尖叫的耳朵:梵高的艺术与生活 (荷兰)梵高艺术研究基金会编
中国妇女出版社 索书号:K835.635.72=43/1

本书曾被评为西方五大伟人传记之一,分“天才的生活”和“亲爱的提奥”两卷,体汇集了天才画家梵高的精彩传记和200多幅油画和素描。我国享誉世界的画家吴冠中作序推荐,是2005年度最值得收藏的书籍之一。 作为19世纪最杰出的天才画家,文森特·梵高了生于荷兰一个小村庄里。他生前穷愁潦倒,默默无闻,一生仅卖出一幅油画和两幅素画,死后却万众景仰,被尊为大师。提起梵高,免不了会想到金黄的向日葵、明亮的麦田、浪漫的星空、明亮鲜明的色彩、被割掉的耳朵。事实上,他们早已成为天才物疯狂的象征。正如我国享誉世界的画家吴冠中所说:"他眼里的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朵,当我第一次见妻他的向日葵时,我立即就感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