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党委常委、副院长、成都校区管委会主任肖进率成都校区管委会全体教职工探访天府家风馆,开展党员干部和职工廉洁文化教育。
天府家风馆以“先贤家风”“红色家风”“时代新风”三大主线展开,通过文物、文献、影像和互动体验,系统梳理了中华传统家风文化的发展脉络。在“先贤家风”展区,蜀地历史名人的家风故事尤为引人注目。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诫子书》、苏轼“守其初心,始终不变”的家训、杨升庵“四足歌”中的清廉智慧……这些跨越千年的文字,不仅是家族的精神坐标,更折射出中华文化对“修身齐家”的永恒追求。展馆负责人介绍:“家风是中华文明的‘密码’,清廉从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根植于一代代人的言传身教。”

红色家风赓续,淬炼党性初心。在“红色家风”展区,一份泛黄的家书让许多参观者驻足——这是革命烈士赵一曼就义前写给儿子的绝笔信:“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字字泣血,却饱含共产党人舍家为国的赤诚。邓小平“不搞特殊化”的朴素家风、陈毅元帅“手莫伸”的严苛家规、周永开“一生追随党,赤诚为人民”的承诺……这些红色家庭的故事,将“家国同构”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大家纷纷感慨:“老一辈革命家把对党的忠诚融入家风,这种精神跨越时空,至今仍在叩击我们的心灵。”

互动体验赋能,让家风教育“活”起来。在“时代新风”沉浸式展厅,老师们通过VR技术“走进”历史场景,与古代先贤“对话”;在“家风剧场”,全息投影再现了杨氏家族“一门七进士”的治学风尚;而“家风盲盒”“电子家谱”等互动项目,则让年轻人在趣味体验中感悟家风真谛。
从“家”到“国”,涵养清正党风政风。“家风败坏是领导干部走向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展馆廉政教育专区陈列的典型案例发人深省。从“全家腐”到“全家覆”的堕落轨迹,与另一侧焦裕禄、谷文昌等廉洁楷模的家风形成鲜明对比,直观揭示了“家风正,则政风清”的深刻道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座展馆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也提醒着管委会全体教职工:清廉家风既是个人修养的基石,更是净化政治生态的源头活水。当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汇聚成河,必将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更深厚的精神滋养。成都校区管委会将以此次观摩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党风廉政教育,进一步筑牢廉洁家风、校风底线,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